數據中心加快規劃與設計速度,可根據設計目標以合理的方式配置系統結構,包括:模塊單元的物理排列,僅選用滿足當前IT需求的設備數量與類型;微模塊批量生產可以實現現貨供應,因而提高了交貨速度;標準化的連接方式可減少現場配置與連接的工作量,加快安裝速度;微模塊可以采用與現場一模一樣的方式在工廠進行連接并預先測試,系統的調試速度也提高了;僅根據當前的IT需求進行設計,因而只需部署比典型的傳統系統設備數量更少的小型基礎設施,進一步縮短了各個部署階段所需的時間。
機房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切實做到從工作需要出發,以人為本,滿足功能需要,兼顧美觀實用,為設備提供一個安全運行的空間,為從事計算機操作的工作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選擇機房位置時,應遠離強噪聲源、粉塵、油煙、有害氣體,避開強電磁場干擾。
計算機主機房建設的第一項是平面布局。
①機房布局需考慮工藝需求、功能間的分配,按計算機設備和機柜數量規劃布置機房面積與設備間距;
②機房的功能必需考慮各個系統的設置;
③機房布局要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和規范,并滿足電氣、通風、消防及裝修藝術、環境標準工程的要求。
弱電機房建設分類及要求機房建設一般分為A B C三類,按照我國《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 50174-2008),數據中心可根據使用性質、管理要求及由于場地設備故障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在經濟和社會上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程度,分為A、B、C三級。
A級為容錯型,在系統需要運行期間,其場地設備不應因操作失誤、設備故障、外電源中斷、維護和檢修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
B級為冗余型,在系統需要運行期間,其場地設備在冗余能力范圍內,不應因設備故障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
C級為基本型,在場地設備正常運行情況下,應保證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不中斷。國際上按照數據中心支持的正常運行時間,將數據中心分為4個等級。
按照不同的等級,對數據中心內的設施要求也將不同,越高級別要求越嚴格,1級為最基本配置,沒有冗余,4級則提供了最高等級的故障容錯率。在4個不同等級的定義中,包含了對建筑結構、電信基礎設施、安全性、電氣,接地、機械及防火保護等的不同要求。
微模塊數據中心是將傳統機房的機架,空調,消防,布線,配電,監控,照明等系統集成為一體化的產品,充分發揮了模塊化設計的優勢,可以實現系統的快速、靈活部署,這不僅可以大幅降低建設成本,而且能夠大幅縮短數據中心的建設周期,微模塊數據中心的建設周期減少至8-12周。微模塊數據中心建設對機房的空間環境沒有特殊要求,不需抬高地板和其它機房的專門裝修。
上述內容是“「如何區分abc級機房」機房建設標準B級和C級的區別!”的介紹,小編后續會陸續為大家帶來機房建設的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企盾分響。